诶,你说这攒了18个W,搞辆座驾,是选个配置堆满的A级车,还是勒紧裤腰带上个丐版B级车? 最近身边好些朋友都陷在这两难里了。 按说,银子都砸到这地步了,怎么盘算都该是享受。
可仔细琢磨,这选择背后,门槛精着呢。 就拿速腾和迈腾来说,这俩活宝老被拎出来比划。 速腾顶配,配置那是真瓷实,啥电调座椅、穹顶天窗,恨不得把能塞的都码进去。 但空间这东西,还真不是靠堆砌能搞定的。 迈腾轴距比速腾长了14厘米,莫小瞧这十几公分,直接定了后排乘客是能瘫成老佛爷,还是只能像小学生一样坐直。 你琢磨琢磨,赶上过年走亲戚,后排挤仨人,一路嘟囔,你开着再熨帖也膈应不是? 得,有人要说了,我单人通勤,要那么大肚量干啥?
可话又说回来,这买车的事儿,你得把将来的可能性都捎带上。 成家立业,朋友小聚,总有用到空间的时候。 到时候再捶胸顿足,可就晚了。 开起来的体感,那更是云泥之别。 都是1.4T的机头,但迈腾地盘更敦实,高速上溜到120,心里也稳当。 速腾就差那么点意思,底盘偏硬,过个坑洼路面感觉像在坐跳跳床,速度稍快,噪声也扰人。 虽说现在不少A级车也吆喝着有L2辅助驾驶,但说白了,长途跑高速,还得自己绷着神经,稍一溜号就容易出岔子。
迈腾开起来相对省心,能卸不少包袱。 面子这事儿,虽说有点落俗,但不得不承认,它确凿存在。 我一哥们儿开迈腾回老家,街坊邻居都问他在哪儿发迹,是不是混到头头了。 我表弟开顶配速腾,直接被损“这车不就是朗逸换了身皮吗?” 虽说都是四个轱辘的车,但B级车在某些场合,确实能给你撑点门面。 更闹心的是,出手的时候,差距就更明显了。 通常来说,三年车龄的低配迈腾,还能卖个10来万,但顶配速腾可能也就剩8万了。 二手车黄牛也说了,B级车保值率就是比A级高一头,这一下就差了两万大洋。
没准有人会嘀咕,迈腾低配啥都没有,连个倒车影像都抠掉了。 这好办,花个千八百就能搞定。 但速腾想回炉重造成迈腾那样的宽敞空间,那是痴人说梦。 这就好比,你置办家当,精装修的小户型,瞅着是挺别致,但住久了就觉得拘束。 毛坯的大平层,虽然要自己操持,但空间阔绰,住着舒坦。 我那拿不定主意的朋友,末了还是选了迈腾。 现在见了人就夸后排宽敞,说当初幸亏没被配置单给蒙蔽了。
我表姐三年前选了速腾,现在易手的时候,亏了两万块,才醍醐灌顶。 是以说,买车这档子事儿,真不能只盯着配置单。 全景天窗一年也用不了几次,但空间和底盘,那是天天都要打交道的。 说白了吧,买车就像挑对象,外在光鲜亮丽固然紧要,但内在更要紧。 核心三大件(空间、底盘、品牌)比配置重要得多。 选对了,省心省力。 选错了,那可真要煎熬三年。 当我们一窝蜂地把眼珠子都盯在配置表上的时候,是否忽略了汽车最根本的职能——提供舒适、稳妥的出行体验? 这才是应该好好掂量的。
|